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好文章分享 > 动态观点

近期接连爆发的两个政经谣言,堪称“精准狙击”

时间:2023-10-28 11:52:34  来源:“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微信公众号  作者:燕志华

  这几天,国际上大事、要事、爆炸性事件频发,如日本核污水正式排海、特朗普投案自首、瓦格纳首领普里戈任飞机失事等,吸引了民众巨大关注。虽然就业等方面的不景气,已经迫使非常之多的百姓收缩视野,从星辰大海重回日常生活,但是由于中国新媒体太过发达和丰富,人们的阅读行为已经由主动的选择性阅读,变为被各种算法推送、平台推荐、热榜弹出、朋友转发所裹挟,不知不觉变为被动阅读了。国际国内大事总是第一时间呈现于眼前,如同坐在流水席前,吃饱之后盛宴还是上个不停。

  这个时代,学者选择闭门著书,网红选择乘风破浪。所以理性的科学的声音沉寂下去,激烈的迎合性的网红成为大师国师。后果就是网红和自媒体动辄推出十万+文章,唤醒民粹思潮和底层怒火,社科专家一冒头就被追打严打。这种社会风险,多少人能够看清?

  一、解读国际大事需要找到“题眼”

  解读上述这些国际大事需要找到“题眼”的,比如:

  近一阶段的美国大事,需要从“竞选”的角度来解读。拜登作为冷战时期的政坛大佬,决心以耄耋之身竞选连任,以期跻身伟大总统行列,所以上一阶段派高官接连到访中国,和谈成果将用于美国的“内宣”,以争取选民支持。而特朗普之所以选择低下高贵头颅,前往佐治亚州投案自首,也是为了尽快摆脱诉讼,全力投入选举。只有选举成功才能挽回一切,为此低头、交钱都不是事,能屈能伸大丈夫。

  解读俄罗斯事件和瓦格纳首领失事,需要从“命运”的角度来看。这“命运”首先是普京的未来命运归宿,和俄罗斯的国运。普京本想一战定乾坤,谁知打得这么拉胯,一旦失败,自身下场凶险不说,俄罗斯可能就乱了,这一乱的后果,可能不亚于苏联解体。为了命运,普京背水一战,整顿各种力量,确保未来可控。但普里戈任失事的真相,尚需时间来找到真相。不过历史大变动之际,在各方操弄之下,很多事件容易成谜,北溪管道爆炸到今天也没个说法。

  但是今天的主题,是谈谈近期发生的几起谣言,包括缺盐谣言、涉及高盛和央行的谣言。其中的两个谣言,是非常凶险的。

  二、抢盐风波为何一再上演?或是文化本能

  这两天,随着日本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水成为既定现实,国内不少地方又开始上演抢盐这种街头行为艺术。电商数字是实实在在的,很多商家已经开始爆卖了。

  这种突然拉动内需的抢盐行为,虽然看起来很可笑,但其实这个现象背后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当群体性的行为爆发的时候,就是个社会问题,中盐等大企业接连发声,但是依然挡不住抢盐。

  这表明在关键的时刻,国内为数不小的群体会选择不相信权威的信息,只相信自己的本能判断,并很容易因为某些信息而出现恐慌和悲观情绪。但这种关键时刻的群体性的慌乱表现,现在看来不能仅仅用官方公信力不足、群众媒介素养不够来解释。因为在2011年因为日本核泄漏发生后,国内首次爆发抢盐事件,之后成为社会笑谈,人们也看起来接受了足够的教训,但是不妨碍此次再次发生抢盐的群体行为。

  似乎更应该解释为中国老百姓传统心理中遗传下来的保命本能。几千年来,每逢战乱或者大事爆发,百姓草民无人过问,只能依靠有限的信息,自保性命,自求多福,或离乡、或进山、或埋银元、或贮藏粮食。对于谣言传言,不管真假,先信再说,反正代价不大。盐抢多了,反正也能搁。这种“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保命心理,历经世代更迭,可能已经沉淀为传统文化中的文化本能心理。当然,现在新媒体信息太多太杂,很多地方政府和大型机构放出的信息,也是虚虚实实,真假难断,老百姓做判断的难度,其实是大大超过从前,既然难判断,不如相信自己、相信本能。反倒是今天的各级政府和社会过于追求秩序,过于防范群体事件,为此承担了不少代价后果。

  三、真正凶险的谣言是这样两个

  近日爆发的另外两个谣言,却具有十足的危害性。涉盐谣言在这种谣言面前,危害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谣言之一,是“高盛称中国经济将逐渐进入衰退周期,时间可能长达20-30年,建议及时清理各类中国资产”。这个说法依然是以“小作文”的形式出现在网络上的,一开始确实震惊了很多人,毕竟高盛作为业内著名的机构给出如此言论,必然会动摇国内外对于中国发展的信心。当然,由于涉及高盛且信息过于重大,随即有业内人士和媒体进行了求证,结果并未发现源于高盛的原始资料,意味着这是个谣言,而这个谣言对于社会心理的伤害是巨大的,让人难以平静。

  谣言之二,是在上一个谣言爆发的前后一两天,网络出现了“储户存款超过100万元将被永久冻结,以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的说法,但是央行随即发布辟谣信息。各大平台的辟谣专区也将这个信息盖上大大的“谣言”的红戳儿。

  我们为什么说,这两个谣言才是具有真正危害的大型谣言?

  为此需要深刻理解谣言到底是什么?谣言是那种在社会心理高度紧张的时候,一种精心设计出来的、迎合群体阅读心理的模棱两可的信息,而这种信息往往能够一举击中人们饥渴而脆弱的心理,如同看鬼片时候,有人拍了下你肩膀。因此在重大事件关头,谣言常常造成恐慌心理。两军对垒之际,谣言往往摧毁军心。

  比如,谣言在著名的淝水之战中,发挥了奇效。当时前秦百万大军压境,东晋8万军队来到淝水之畔,隔水对峙。有人向前秦统帅苻坚建议军队后退,等东晋军队渡河一半再出击更有把握。当前秦大军向后移动时,东晋降将朱序在秦军阵后大叫:“前线战败了!”结果前秦军队阵脚大乱,兵溃如山倒,随后晋军全力出击,取得了“以少胜多”的战果。

  为了说明上面两个谣言的危害性,我们需要分析当下中国面对的内外局势:

  从国内说,在年初疫情结束后,期待中的经济报复性反弹并未出现,各种政策密集出台了不少,但是收效未达预期,各种“通缩论”和“日本失去的20年”的论调再次出现。年轻人就业困难,就业数据先公布又取消,再加各种网络舆情,加剧了社会焦虑情绪;

  从国际看,中国经济起色不大,被美国拿来大做文章,当做舆论战题材,拜登将之渲染为一种危机,很多美国政客断言中国将陷入衰退。同时,美国对中国博弈,正从贸易战、科技战,扩展到金融战,中美博弈进入深水区,尤其是金融战,让中国如履薄冰,取之守势。这个过程中的一些汇率问题、房价问题、外资进出问题等,每个数字、每个曲线走向,都成为牵动社会人心的重大异动,成为国际媒体加工渲染的重大新闻。

  因此,在当下中美博弈的胶着时期,社会心理呈现出一种对于前途的迷惘、对于经济发展的信心摇摆、中产对于财产保卫战的焦虑等等。此时,中国社会又在各种十万+自媒体文章的催化剂作用下,民粹主义暗流汹涌,决策环境更为复杂。

  在这个复杂形势下爆发的上述两个谣言,涉及到金融稳定、市场信心和前途命运的关键事项,而且爆发选择的时机非常精准,正是趁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少人信心不足、社会心理摇摆焦虑的时候,此时类似这种打击国内经济社会的谣言,会直接击穿了很多人的心理底线,导致心理更为失衡。来自境外大型权威机构带着研判面具的唱空信息,会形成境内外的打击合力,导致信心重挫。

  谣言的爆发,需要让具有信息需求的群体听起来合情合理,第二个谣言就是精准击中了不少人的内心。美国正在寻求发动针对中国的金融战,中国为确保安全,对于包括外资的资本流动会有一定的限制,这无疑会引发一些人的担忧。此时出现“储户存款超过100万元将被永久冻结”的谣言,无疑就听起来合情合理,而且似乎具有较大的欺骗性,这会加剧一些人群的波动心态,导致某种市场的异动。

  四、谣言的深远伤害和我们的建议

  类似上述两种谣言更为深远的危害在于,即便权威部门已经出面辟谣了,但是它们在第一时间已经在相关利益群体的人们的内心种下了不安定的种子,留下了负面印象,形成了关联暗示,甚至形成了认知,这会导致人们对于辟谣将信将疑,甚至选择不相信。毕竟此前出现过“谣言,就是遥遥领先的预言”这样的先例,而且很多辟谣,往往过一段时间就会变成现实了。虽然当时是谣言,但是不妨碍过一段时间变为现实,那么当时说它是谣言,在情理上和逻辑上都没有毛病。这样的情形发生不少,让很多人对于权威部门的辟谣将信将疑,反倒可能加重了内心的疑虑。

  所以说,上述两个谣言,一旦出现,就会出现后果,甚至会成为网络经久不去的沉疴,成为定期发作的谣言,而且每次总能淆乱人心,干扰秩序。

  为此我们提出两个建议:

  一是,相关部门对于此次谣言要严格追查来源,对于造谣者要严肃对待,同时要严防类似谣言的再次出现

  二是,为了重点防范和辨别类似严重扰乱人心、破坏社会秩序的真正的谣言,相关部门在日常的网络工作之中,对于普通的假新闻、不实信息要区分对待。不能一杆子将这些不实信息全部冠之以谣言而实施全面打击。如果将类似影响轻微的不实信息当做谣言,将会导致“狼来了”的社会心理,那么当真正谣言爆发的时候,反倒不能如临大敌、重点打击。

  为此需要将一般的不实信息和谣言进行严格区分。一般的不实信息对于社会,并非一无是处,因为它可以锻炼百姓的信息接受心理,形成弹性心理机制,并且和真实信息形成对冲,有利于百姓形成辨别真假信息的判断能力。全部正面信息的社会,与真空无异,反倒容易被谣言击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