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好文章分享 > 理论学习

搭车舆情风险研判的几种方法

时间:2023-09-04 14:45:00  来源:“墩墩舆情课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作者:墩爸

  原标题:关于后续风险研判的几个可行方法

 

  当一个舆论事件所反映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普遍性,就会随着传播热度的不断上升而发生传染效应,也就是说我们经常说的舆情传染。比如此前的一女子坐在奔驰车顶维权事件,就在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引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模仿维权。

  作为专业的舆情分析师、舆论工作者,需要对这类后续可能会产生话题搭车、行为模仿、传染关联的舆情事件构建起一种提前预警的风险评估能力,及时通过风险提示、内部提醒等方式加以前置应对,这是检验我们舆论工作本领的重要评价指标。

  结合个人经验,提供四个评估角度,供圈内读者参考。

  一是看事件在线下的普遍性程度。一般来讲,如果引发舆论风波的事件本身在本地具有普遍性,那么接下来本地发生舆情传染的概率会更大一些。也就是说,在其他地方已经发生舆论风波的同时,要及时对照事件种类、发生原因、演变过程等特征,对本地同类问题被舆论聚光灯关联聚焦的风险加以分析,提前做好风险把控、推演预警等各项工作准备。因此,实时跟踪微博、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24小时热搜、1小时热搜、同城热搜情况,及时开展内部同类情况排查,可以十分有效地帮助我们取得处置先机。

  二是看事件已经形成的话题热度。话题热度与舆论注意力的聚焦程度息息相关,一个事件引发舆论风波后,如果迅速在微博、微信、抖音、知乎、B站等舆论平台传播蔓延,就会形成事件在舆论场域中的多平台叠加、多维度聚焦,后续发生传染效应的可能性就越大。比如娱乐明星涉嫌逃税漏税事件,相关话题每每冲上舆论平台的热门热搜,形成了一股强烈的传染源,从一个明星传染到下一个明星。因此,我们在分析事件线下是否存在普遍性的同时,还要跟踪关注事件在各平台的热度走势,一般来讲,舆情传染发生的可能性与舆情传播的平台数量、舆情帖文讨论总量呈现正相关关系。

  三是看事件舆论反馈的情绪烈度。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点外,舆论对事件反馈的情绪烈度也是非常重要的风险评价指标。这是因为舆论的情绪烈度往往是人们对事件所持态度的直观表现,烈度越强,意味着舆论对事件本身的对峙对抗程度越高,后续引发一系列关联反应的可能性就越大。比如此前发生在一高校的“鼠头鸭脖”事件,舆论反馈的对峙对抗性强,后续发生在其他地方类似食品安全事件相继受到舆论广泛关注。因此,在评估后续发生舆情传染风险时,深度分析事件网上反馈的情绪烈度非常关键。

  四是看事件后续被人为干预的苗头迹象。最后,就是对事件舆论反馈可能存在“水分”的评估和处理。对于刚入门的工作人员而言,这块是一个难点,这是因为对于事件引发舆论反馈过程中是否被人为“掺水”的迹象察觉,不仅需要有扎实的舆论知识基础,还要有长期深耕网络一线的网感作为支撑。比如,账号是否“掺水”,我们就需要看参与舆论传播的账号是否存在头像异常、活跃度异常、口径异常等情况;比如热搜是否被人为干预,就要看针对性检索殷勤中的强关联、强联想词组是否为短时间内密集出现;再比如信息媒介异常,出现了类似镜像文字、旋转文字等另类代码等等。因此,一旦舆论事件出现了上述这些可能被人为干预的疑似迹象,后续被关联、被带偏、被传染的风险性就会大幅度增加。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